尧舜禅让这一歌颂美德的感人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,妇孺皆知。我最初接触到这个故事是在小学的思想品德书上,那时候觉得,尧真的是一代贤君啊,感动得我都要掉眼泪了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现在长大了,看事情也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思想,不是教科书上简单几笔就能敷衍得了的了。我在想,尚未完全进化的远古时代的先人们都如此高尚,为什么这之后的千百年里每代君王权位之争却愈演愈烈?逆生长?这不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啊。于是我不禁怀疑,四千多年前,发生在黄河边的“尧舜禅让”的故事是否真的像世间流传的这般可歌可泣。
关于尧舜禅让的争议有很多。有一种说法是,孔子对历史事件进行了美化,在此基础上编造出来的。可是他为什么这么做呢?大家都知道,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,他主张“仁礼治国”。空有理论是不行的,他需要活生生的事例进行佐证,于是乎就有了尧舜禅让的故事。关于尧舜禅让故事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,大家不妨发挥一下想象。
亲耕亲作的尧带领子民安居乐业,筑建美好家园。一转眼,七十年过去了,尧早就考虑退位的事情了,可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。儿子丹朱不仅粗野,还飞扬跋扈惹是生非,如若让他当了首领怕是自己都不能安度晚年了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这个时候,舜出现了,他胆识过人,却也野心勃勃。他不仅觊觎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,还想取而代之成为万人之上的王。舜平时很注重民众基础,他体恤民间疾苦,深得民心。尧在他的压力之下,不得已让位与之。
尧舜禅让只是理想主义文人的一种粉饰,是某一特定文化群体的一种文化向往,是他们对理想世界的一种向往。尧舜禅让,千古传颂,传的就是一种唯贤是用的政治态度。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。
尧在位70年,依照当时的生存环境,早30年就该禅让了。为什么没有让,他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儿子,但是他自己的儿子丹朱又实在是扶不起的角色,最后没有办法给女儿挑女婿,舜就这样走近了权利的核心。
舜本就年轻有为,且个性上也是相当有主见,尧根本就驯服不住。从舜接任到真正拿到实权总共用了28年的时间,舜做了28年的傀儡王,但是尧也前后嫁了两个女儿给舜。舜确实贤能,满腔抱负也是等了28年才彻底放开手脚。然而,这28年已经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心性,试想做了28年傀儡王的舜,自己真正上位后,心态上已然扭曲。想让他唯贤禅让已然不可能了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舜真正为王不到10年时间,他也想像尧一样,让贤可以,但是也需要在他的把控之中。然而当时民风所向的禹却不愿意做一个傀儡王。拒绝总是有底气才可以,禹得底气一方面来自于他自己的才能和影响力,另一方能来自于一种确信——确信舜的身体越来越差,并且命不久矣。
事实确实如禹所料,舜的身体每况如下。汤水里的作料都是控制着量放的,因此舜的身体也是在控制当中,最后病死苍梧也只是加了一点剂量而已。
舜死后,禹便理所当然地成了部落联盟的首领。